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相关要求,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发挥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学科优势,组织“春泥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建设实践调研活动。实践团来到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青田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和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画溪村,通过调研和夏令营课堂的形式,深入了解省内相对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与校企合作新形态,探索教育共富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
调研职教新方案,探索就业新途径
实践团分别来到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青田职业技术学校和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宁职业高级中学等中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围绕学生培养、校园文化、课程设置、教学特点及招生就业等主题与学校领导及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专任课教师等交流座谈。队员们从中了解到,职业院校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培育,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帮助学生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市场需求,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
同时,职业院校的教育也致力于与企业需求、区域特色、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相结合。例如,景宁畲族自治县景宁职业高级中学注重技能培养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并举,鼓励学生运营畲族非遗文化社团,并与畲乡文化企业达成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平台。大家纷纷表示,要结合专业所学进一步对高职的教学体系、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等开展实践与研究,发挥师范生在职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实践团成员与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交流访谈
实践团走访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实践团访谈青田职业技术学院老师
实践团访谈景宁职业高级中学师生
随后,实践团先后走访丽水市中广电器、丽水旅游集散中心、万地集团和青田侨乡国际大酒店等企业,以校企合作、实习就业等为焦点对企业人事部门相关负责人、实习生等进行访谈调研。调研获悉,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实用人才,企业会定期组织“订单班”,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校教学环节紧密结合,造就企业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群体,例如,企业充分发挥职校学生创新优势,将产品研发、运营升级等环节交给职校学生,达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提升了职校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习实践能力,推动了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实践团成员与企业交流
实践团在企业调研参观
实践团成员与酒店常务副总和实习生进行交流访谈
实践团成员参观那云度假村
实践团成员与酒店相关负责人合影
红色基因传千古,畲乡文化赋新能
在丽水调研期间,实践团抵达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感悟“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革命精神。浙西南革命历史记述了革命斗争中无数先辈的救国之路,也承载着他们的无穷思想与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
实践团成员讲解浙西南革命史
实践团成员参观浙西南革命文物
历史是一本丰富的教科书。实践团宣讲成员向队员们介绍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历程,感悟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队员们还面向广大青年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开展“烛光直播间”、录制系列红色教育微课,期望通过更具创新性的宣传方式与更有传播力的媒介平台,让浙西南的革命历史与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实践团成员进行“烛光直播间”线上直播
实践团成员录制思政微课
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践团走访“进村调研第一站”双后岗党建展示馆,并参观景宁畲银博物馆和中国畲族博物馆。通过调查畲族乡村振兴路,组织畲族地方民俗特色学习活动和规划与“浙阿石榴红·巾帼行动”新和县最美家庭参访团以民族文化重点的经验交流会,队员们全面学习畲族人民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乡村振兴史,汲取勤劳畲族人民的伟大智慧。
实践团成员参观进村调研第一站双后岗党建展示馆
实践团成员在中国畲族博物馆调研
实践团与“浙阿石榴红·巾帼行动”新和县最美家庭参访团交流合影
此外,实践团还赴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北溪村,与当地村委会代表、村民和民宿老板开展座谈,参观了北溪村文化礼堂,切身感受北溪村从“薄弱村”到“示范村”的蜕变。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中“立足特色”“引入人才”“产业多样化”等要点的丰富内涵,体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卓越成效,感受职业教育在推动返乡人才创业、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优势。
实践团成员与村党支部委员进行交流
实践团成员与北溪村村民交流
实践团成员参观畲族革命历史展览馆
守护“浙”里“候鸟”,谱写共富新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五育’并举夯实新质人才成长的坚实基础,高位统筹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践团积极响应号召,奔赴湖州市长兴县小浦镇画溪村,依托教育学和应用心理学专业特色,为暑期候鸟课堂夏令营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团辅活动,开发素质教育新课堂,在实践中探索教育共富在乡村振兴中的新路径。
实践团成员给“小候鸟”授课
实践团成员与“小候鸟”一起绘画
授课期间,实践团成员同步设计了心理团辅课程、趣味运动会、蛙塘劳育体验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的乐趣,拥抱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心态,把“五育并举”付诸实践。实践团成员们以坚定的信念将对教育的爱与理想播种至此,用热爱推举璀璨群星,用守护点亮青年担当,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实践团成员组织“小候鸟”开展趣味运动会
实践团成员与“小候鸟”参观蛙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3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五四运动105周年,实践团成员以线上微课、线下宣讲的形式开展“五史”教育,引领孩子们体悟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感受时代伟力。实践团也组织了“影子姐姐”关爱乡村女童专项活动,为孩子们普及女性生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在自信、有爱、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实践团成员进行女童生理健康教育
实践团成员与“小候鸟”合影
“浙”育职梦,山海共富!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春泥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调研与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新途径与教育共富新思路,坚持以问题导向探究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有效途径,用职教方案思考乡村振兴融合路径,用新时代青年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砥砺奋进、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