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圩借短视频焕生机,各族成共同体促团结—————广西师范大学驭风织梦小队寒假社会实践调研
2025-02-22 17:22  来源:中国时报网 作者:十柒
1
听新闻

数字时代浪潮下,短视频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近期,以“数字时代视域下,短视频平台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的路径研究——以鱼峰歌圩为例”为选题的社会实践调查取得丰硕成果,为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与实践样本。

此次社会实践,来自广西师范大学的驭风织梦小队聚焦柳州鱼峰歌圩,于1月10日至1月13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采访文旅局工作人员和山歌表演者、现场观察等方式深入调研。结果显示,短视频与山歌的结合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从传播效果来看,短视频平台打破了山歌传播的时空限制。调查数据表明,多数受访者表示通过短视频平台观看山歌的频率较高,短视频的便捷性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欣赏山歌。山歌传承人陆连芳的徒弟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远至巴基斯坦,他们大多是通过短视频结识陆连芳并拜师学艺。这一现象充分证明,短视频让鱼峰歌圩的山歌文化传播至更广阔区域,吸引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群,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山歌与短视频的结合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受访者表示,在听或唱山歌过程中了解到了少数民族文化,还结交了其他民族的朋友。山歌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丰富的内涵通过短视频得到更广泛传播,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同。许多山歌表演者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民族服饰、演唱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少数民族文化魅力,强化了民族文化认同。

此外,短视频平台助力山歌文化与时俱进。调查发现,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山歌创作者将这一理念融入作品中。陆连芳等山歌传承人紧跟时代步伐,创作了大量歌颂国家发展、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山歌作品。这些作品在短视频平台上广泛传播,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递核心价值观,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然而,项目成果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宣传与资金方面存在短板,政府宣传力度不足,线上山歌表演者资金设备受限;管理工作有待加强,鱼峰公园在人流疏导、噪声规制与环境卫生维护方面存在漏洞;山歌自身也存在局限,方言难懂、内容题材单一、音乐形式陈旧等问题制约其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协同合作,鼓励短视频平台创作者变现;进行数字化与精细化管理,提升鱼峰歌圩品牌建设;强化山歌内容价值观引导,创新表演形式;优化短视频平台传播生态,突破语言传播壁垒等。

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成果为鱼峰歌圩山歌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短视频与山歌的融合将不断深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注入新活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让鱼峰歌圩的山歌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广西师范大学驭风织梦小队

标签: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