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粤鹅皇:解码传统农业的现代转型密码
2025-07-30 13:37  来源:中国时报网 作者:十柒
1
听新闻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粤味领航数智兴农突击队有幸深入广东粤鹅皇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聆听了公司董事长杨华军先生关于企业发展、行业洞察与市场战略的精彩分享。杨总的话语,不仅展现了一位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更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现代农业企业转型升级、融合创新的一扇窗,带来诸多深刻的感悟。

一、立足资源,拥抱趋势

杨总开篇即强调了水域资源对于粤鹅皇的核心价值,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古训在现代农业中依然焕发着生机。但粤鹅皇绝非固守传统,杨总对技术合作与市场趋势的敏锐关注,清晰地勾勒出企业主动求变的姿态。他坦言“学和进步的必要性”,并认可“技术施工合作”,这让我们看到,即便是扎根于鹅这一传统食材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也早已从单纯的养殖,拓展到了科技赋能与产业链协同的层面。同时,他对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关注,更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宏阔的全球视野和深刻的洞察力,才能在风云变幻中锚定航向。

二、融合创新,深耕市场

杨总关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论述,尤其令人振奋。他提出将农业(一产)、食品加工(二产)与品牌营销、文旅体验(三产)深度融合,这正是破解传统农业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难题的关键路径。他强调品牌建设与渠道优化的重要性,点明了现代农业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需要主动出击,塑造价值。这启示我们,现代农业企业不仅要生产好产品,更要讲好品牌故事,传递健康理念,创造消费场景。杨总提出的在经济调整期“积蓄力量”、“深耕市场”、“了解趋势”,更是为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增强韧性、厚积薄发指明了方向,体现了长线思维和战略定力。

三、洞察趋势,谋定后动

杨总的分享深刻展现了一位企业家前瞻性的战略思维。他敏锐地捕捉到预制菜领域作为消费升级和餐饮工业化背景下孕育的巨大机遇,这体现了粤鹅皇主动延伸产业链、布局高附加值终端市场的进取姿态;同时,他深入剖析关税政策等宏观变量对制造业的潜在冲击,彰显了企业将外部环境风险纳入经营考量、着力构筑韧性的审慎态度;而他对未来“出海计划”的浓厚兴趣,则清晰传递了突破地域局限、寻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雄心壮志。这三点看似独立,实则共同勾勒出杨总“洞察趋势、深谋远虑、谋定后动” 的核心能力——他善于从消费演变、政策调整和全球市场中识别关键信号,并据此绸缪产品创新、风险规避与空间拓展的路径,这正是指引企业在复杂环境中把握航向、行稳致远的“风向标”。

四、精益求精,透明信任

在谈及具体的食品加工环节,尤其是乌鬃鹅的加工流程时,杨总对屠宰前审核程序的细致询问和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深深触动了我们。他提议我们在制作“乌鬃鹅的一生”科普视频,要通过透明化生产链,向公众展示从农场到餐桌的全过程,这不仅仅是营销手段,更体现了企业对消费者知情权和健康权的尊重,是建立信任、塑造品牌公信力的根本之道。食品安全无小事,粤鹅皇对加工流程的严格把控和对透明度的追求,正是其社会责任和长远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五、感悟与启示

此行最触动心灵的,是杨总言谈间流淌出的对年轻一代的殷切期许与无声勉励。他躬身实践的“深蹲蓄力”哲学,是对我们最生动的告诫——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与其追逐风口,不如沉心静气,扎根本行。无论是钻研一项技术的精进,还是应对复杂挑战的缜密,都需要我们在专业领域深耕不辍,练就“十年磨一剑”的沉潜功夫。他告诫我们,“积蓄力量”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在无人问津处锤炼本领,在时代变局中锻造韧性。这启示我们:真正的远见,离不开对细节的敬畏;真正的抱负,必须扎根于实干的土壤。青年当如斯,既要有敢想敢闯的锐气,也要有精益求精的定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三下乡”是读懂中国、砥砺成长的珍贵课堂。杨总和粤鹅皇的实践,像一盏灯,照亮了传统产业转型的路径,更点亮了我们心中的火种——那是对知识的敬畏、对创新的渴望、对责任的担当、对匠心的信仰。我们将把这份沉甸甸的感悟化作前行的动力:以“深蹲”之姿夯实根基,以“仰望”之志开拓视野,以“透明”之心守护价值。未来无论走向何方,都要努力成为如杨总一般兼具务实精神、创新锐气、全球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栋梁之材,将青春汗水挥洒在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上。

作者:“粤味领航,数智兴农”突击队调研组成员周诗雯

标签: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