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泓宝绿色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芯生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国忠
2025-08-08 15:33  来源:中国时报网 作者:十柒
1
听新闻

碧水耕耘绘宏图 ,匠韵歌沃野

——访上海泓宝绿色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芯生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国忠

邹国忠,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绿色水产倡导者,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绿色水产联盟发起人,现任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理事,中国渔业协会理事,中国水产学会理事,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副会长,,中国水产学科科学传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上海市注册咨询师。其创办的上海泓宝绿色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芯生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如一片扎根深厚的绿茵,二十余载专注耕耘,将现代微生物技术的精妙力量,倾注于可持续绿色大农业的宏伟蓝图。在他的带领下,上海泓宝绿色水产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芯生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尖端科研为犁,以绿色理念为种,在现代微生物技术、绿色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开拓前行,产品以“天然、无毒、无残留”的金字招牌,赢得广大农民的信赖,持续照亮中国绿色农业的未来之路。

碧浪澄渊处 微光耀绿漪

当城市化浪潮裹挟着农村青年远离土地,当化学农业的阴影侵蚀着万亩良田,一位科学家将试管中的微生物菌群洒向鱼塘那刻,中国农业的绿色革命已悄然启幕。“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邹国忠在心里牢记的这句古训,恰似他二十二载创业路的生动注脚。2002年中国经济腾飞之际,这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学者,已经扎进被时代冷落的农业战场。在无锡简陋的厂房里,培养皿中的菌种正萌动着颠覆传统的能量——他创建的泓宝股份,要用看不见的微生物守护江河湖海。

创业绝非坦途。创业之初,面对养殖户对“看不见的菌群能治水养鱼”的普遍疑虑,邹国忠的选择是躬身力行,将论文从洁净的实验室“写”进充满泥土与池水气息的田间塘头。无数个日夜,他带领团队在炎热的养殖场反复试验应用,观察记录着每一方水体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微妙变化——浑浊的塘水如何重现澄澈,萎靡的鱼虾如何恢复活力。在汗水和信念的浇灌下,科学的严谨最终赢得了实践的认可:他精心研发的复合微生菌、中草微生菌、微生物菌肥三大类产品,如同精准调控的生态工程师,贯穿养殖全过程,实现了从“保健促长”到“解毒调水”的无缝守护。尤其是“泓宝EM菌”,以其卓越的安全与效能,成为中国首个叩开澳大利亚市场大门的微生态制剂,获得澳方权威认证,这枚国际通行证,不仅闪耀着技术的荣光,更是对“绿色无污染”理念最铿锵的背书。

实验室里的菌种繁育、试管中的反应优化,固然是泓宝科技皇冠上的明珠,但在邹国忠心中,衡量技术价值的终极标尺,始终是它能否真切地改变千千万万渔业生产者的命运,能否为中国的餐桌增添一份安全的保障。他深知,再先进的技术,若不能落地生根、惠及于民,终是镜花水月。于是,邹国忠的身影频繁地出现在中国广袤的水乡泽国。他蹲身塘边,用最朴实的语言向满手老茧的渔民讲解微生物的奥秘,演示产品的科学使用方法;他耐心解答每一个技术难题,将复杂的微生态调控水质的原理,化作渔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养鱼经”。十万人次的渔农,在他田间塘口的课堂里点亮了绿色养殖的希望,也构筑起了泓宝科技最坚实、最温暖的群众根基。

这份根植大地、心系渔农的热忱,赋予了泓宝科技超越商业范畴的深层价值。其产品系列,从呵护幼苗的“保健”菌剂,到促进生长的“促长”因子;从快速“解毒”的卫士,到高效“净水调水”的清道夫,再到精准“灭虫”的守护者,覆盖了养殖全程每一个关键环节。其意义远不止于提升单产和品质,更在于深刻改变了生产方式:显著提高的饲料利用率,意味着资源消耗的降低;增强的水产动物抗病力,大幅减少了对化学药物的依赖。这直接推动了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让安全、健康的鱼虾蟹贝,源源不断地从鱼塘游向百姓的餐桌。

二十余年潜心磨剑,如今,泓宝的绿色星火已成燎原之势。从长江三角洲密布的河网到南海北疆的众多渔场,从精养池塘到海洋网箱,“泓宝绿”已成为健康养殖的代名词。“用了泓宝的产品,鱼虾病害少了,长得更健壮了,塘水更生态了,用药成本也降了,更重要的是收获的水产品更安全、更优质,能卖出更好的价钱。”这份来自生产一线的信任,化作“受养殖户欢迎的创新企业”“中国水产行业十大杰出成果奖”等沉甸甸的荣誉,驱动着邹国忠步履不停。2019年12月,泓宝股份成功登陆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创板(300308),资本市场的认可,为这艘绿色航船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也标志着其“以微生物科技守护蓝色粮仓”的使命,获得了时代回响。

阡陌覆春雷 膜垫孕生机

步入耳顺之年的邹国忠,眼神依旧锐利,步伐依然坚定。岁月并未消磨他的斗志,反而淬炼出更为纯粹的赤子情怀与宏阔格局。对他而言,过往的辉煌——无论是泓宝在水产绿色革命中树立的丰碑,还是个人入编权威《中国科学家年鉴》的学术殊荣——都非终点,而是向着更远大农业梦想进发的新起点。“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由衷的誓言,是他毕生献身农业现代化伟业的精神写照。

这份永不停歇的开拓精神,在2022年催生了上海芯生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邹国忠的目光,已从碧波荡漾的水域,投向了广袤无垠的绿地田野。他带领团队,以惊人的魄力与智慧,成功研发出颠覆性的“芯生机农业膜垫技术”。这项创新将可降解纸膜、精选种子、核心营养元素固化为标准垫片,革命性地将传统水稻种植的繁复工序精简至9项,并借助专用覆膜机实现旋耕、覆膜、播种、覆土等关键步骤一次性完成。此外,该技术优势特点在于采用可彻底降解的生物纸膜材料在不同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可以控制纸质膜垫不同的降解速度。从40天完全降解到60天完全降解,甚至90天才完全降解,以达到不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完全控制杂草生长的效果。使用膜垫技术后土壤温度可提高4.8-5 度,免去了传统耕种所需的喷洒除草剂和农药等环节,有效缩短了农作物成熟时间,化肥利用率提高了50%~70%,现如今,已经实现了精准播种、科学施肥,稻田节水60% 以上,农耕节省劳动力70%,降低劳动强度80%,农作物增产20%至50%以上。

“广袤的华夏大地,曾以千年农耕文明滋养民族血脉,可如今田野荒芜,青年离乡,土壤在化肥的侵蚀下沉默呻吟。想拯救土地,就要听听土地的声音。”邹国忠感慨道。在他的引领下,“芯生机农业膜垫技术”的秘诀不在于尖端科技,而在于“因土而生”——在江苏试点初期,我们照搬广西的利用可降解塑料膜切口种植技术,结果因土壤性质不同,野生杂草品种不同导致苗与草同时穿膜生长的情况,膜垫控草效果大打折扣。痛定思痛后,我们决定将可降解塑料膜切口膜下播种种植全部停止应用,经大量的探索试验,终于研制出了用可完全降解的秸秆、稻草经微生物和酶制剂的发酵,制成生物纸浆,再把生物纸浆制成生物纸膜,用纸膜在车间里制成生物膜垫,再用可根据不同农作物生长要求设计制作的可控制降解速度的膜垫,采用非切口膜上播种的方法,实现了不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杂草完全可控的多种生态种植方式。团队建立了“土壤数据库”,针对不同地域开发专属配方:东北寒地采用保温型纸膜,西北干旱区添加保水剂,华南多雨区则优化排水结构。这种“一地一策”的精准方案,让膜垫技术在全国各个农业种植区域落地生根。

然而,“芯生机农业膜垫技术”的横空出世,是一场对传统农业的温柔革命,却也曾遭遇冷眼与质疑。“在车间里种庄稼?老祖宗的法子能随便改?”初入田间推广时,老农的烟斗敲打着沉默的抗拒。邹国忠只是微笑,将试验数据册递到对方皴裂的掌心:“您试试,省下的力气能多陪孙子玩耍。”在江南鱼米之乡荡口古镇的试验田里,极端高温炙烤着大地,传统方法种植的水稻蔫了、黄了、瘪了…,而膜垫技术种植的稻浪却挺立如卫兵,十二级台风横扫试验田卫兵仍然屹立不倒。最终,产量比传统方法种植的稻田增产30%以上。数据无声,却震醒了观望者:原来土地渴求的并非蛮力,而是智慧的轻抚。凭借卓越的成果,膜垫技术荣膺“新时代中国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产品”等多项大奖,并成功入选“大国品牌优选工程”,迅速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试验扎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澎湃的科技动能。

赤子恒心韧 沃野谱新章

面对未来,邹国忠的蓝图清晰而恢弘:力争五年,矢志实现“中医微生物有机肥+膜垫+唯纳希元素”逐步替代化肥农业生产模式;全力推动“芯生机农业”登陆资本市场;加速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南、西北、东北及海南一带一路区域基地的战略布局。他更心系国家战略,强调深化与农业大学、农科院的合作,积极承担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探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精准农业和生态监测中的前沿应用。

从水产微生态制剂的先行者,到大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擘画者,邹国忠用近半个世纪的执着坚守,诠释了何为“时代匠心”。那只奔波于项目现场的旧行李箱,实验室里长明的灯火,以及他谈及“让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工人”时眼中闪烁的光芒,都是这份匠心最动人的注脚。他深信,唯有以“不变的恒心,在重复中创新,在坚守中突破”,才能穿透时间的迷雾,引领产业走向更绿色、更高效、更富尊严的未来。正因如此,他的贡献获得了社会与行业的认可,在CCTV2008“情系三农和谐新农村”高峰论坛上被授予“情系三农新农村建设杰出贡献奖”,2009年荣获了“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殊荣,2016年获“鲲鹏奖—中国水产业杰出人物”,2018年获中国渔业协会颁发的“新时代渔业行业新锐企业家”,同年10月获得由2018中国水产年度大会组委会颁发的“中国水产杰出贡献人物”,同年12月获得由中国经济发展高峰论坛活动组委会颁发的“2018中国经济新锐人物”,2023年12月获全联农业产业商会颁发的“2023年度最具社会责任感农业家”,2024年1月获第十九届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暨第五届中国品牌大会颁发的“诚信品牌建设优秀企业家”,同年10月获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颁发的“新质生产力杰出奉献奖”等荣誉。

在微生物的微观世界里,邹国忠窥见了改变中国大农业的磅礴力量。从一尾鱼、一方塘的绿色守护,到万顷田、千重浪的科技革命,他以科学家的睿智洞察未来,以企业家的胆魄开疆拓土,更以“老农人”的赤诚将双脚深扎泥土。上海泓宝绿色水产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史,是一部用创新“菌株”书写的产业传奇;邹国忠的奋斗史,是一曲以大地为琴、科技为弦的匠心长歌。当“芯生机膜垫”在广袤的田野上铺展,当无抗水产在万千塘口中实现,我们看到了一位农业科学家兼企业家的远见与担当——他正以“微生物”这支神奇的画笔,饱蘸对土地的热爱、对农民的深情、对时代的责任,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画卷上,奋力绘就更加生机盎然、绿色可持续的壮丽篇章。他的征途,是绿水青山,更是物阜民丰;他的梦想,在实验室的器皿中萌芽,终将在无垠的田野上结出惠泽世代的金色硕果。

标签: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