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市长山供销合作社主任宋淑辉
2025-09-08 16:17  来源:中国时报网 作者:十柒
1
听新闻

守初衷三十余载铸供销新篇  ,怀“三心”万千情怀暖百姓心田

——访山东省邹平市长山供销合作社主任宋淑辉

 

36年,足以让一名青涩少年鬓染风霜,也足以让一份坚守沉淀成动人的篇章。对于邹平市长山供销合作社主任宋淑辉而言,这36年是与供销系统共生共长的岁月。从初入职场的懵懂探索到独当一面的沉稳笃定,从柜台前的细致服务到田间地头的奔波忙碌,他用“三心”精神在基层供销的土壤里深耕不辍,让“老供销”的招牌在时代变迁中愈发鲜亮,也让“为农、务农、姓农”的誓言,化作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温度。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用36年的实践,在平凡岗位上刻下了赤诚,于琐碎日常中写满了担当,立起了一座践行初心的丰碑!

 

供销沃土上的成长轨迹:从业务员到“领头雁”

1969年出生的宋淑辉,与供销系统的缘分始于1989年。这一年,他走进了邹平市供销社印刷厂,开启了长达36年的供销生涯。初入职场便面临着考验。当时工厂因停工放假,他主动加入跑业务的队伍,独自前往高青县,两天内走遍了当地的大小单位,成功地拿下了学生作业本供货业务。这次“破冰之旅”,让他从车间调入供销科,后升任供销科长,将邹平的作业本、文化用品远销至山东各地及北京、天津的批发公司,为其职业生涯打下了扎实的业务基础。

1994年,宋淑辉调任邹平供销大厦,历任营业员、记账员、柜组经理、海尔专卖店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执行总经理,开启了从基层岗位到管理角色的转型。1997年柜组承包改革中,他牵头的百货家电组以人数和利润双第一的成绩领跑全大厦;1998 年受命组建海尔专卖店,两年内便跻身于全国县级专卖店十五强,稳居华东二部榜首;2008年组建了德嘉服饰,他制定的“三年筑基、十年争先”规划,至2013年已带领着300余名员工实现了近6000万元的销售额。

2014年,宋淑辉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调任孙镇供销合作社主任职务,完成了从商贸管理到基层服务的关键转身。尽管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真正深入基层工作仍是全新的挑战。七年时间里,他从陌生到熟悉,从适应到胜任,不仅推动单位实现了超市销售和综合效益的逆势增长,还发展了8名党员,输送3名业务骨干到系统内兄弟单位任职,为基层供销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1年底,他调任长山供销合作社主任职务,到任后迅速摸清单位情况,提出了“三大创新,四个突破”的经营思路;2022年疫情期间,他带领着团队完成了180吨蔬菜、9.5吨鸡蛋的调拨任务,有力地保障了封控区群众的生活需求。这一年,长山供销社不仅超额完成了门店承包、超市利润、综合效益三个“100万”的目标,更先后获评邹平市社改革创业先进单位、滨州市基层供销社示范社及全国供销系统首批基层示范社,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他对“三心”理念的践行与对供销事业的深耕。

三十余载耕耘,荣誉也如影随形:2001年获评滨州市十佳营业员、2002年当选邹平市“十杰”新青年、2018年成为山东省供销社第四届职代会代表、2021年被评为邹平市供销系统改革创业先锋、2023年在全国供销系统县级社和基层社培训示范班上作为主讲嘉宾分享经验,并获评优秀学员、2024年11月份在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成立100周年到来之际,被评为全国供销系统劳动模范。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敢闯敢拼的实干劲头,也让他自然地成为了同事眼中“能啃硬骨头”的“领头雁”,而这份担当与能力,在他推动基层供销社创新发展的实践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

老社新生的密码:扎根三农的“长山”模式

长山供销合作社始建于1952年,作为邹平市供销社下属全资企业,如今已发展为拥有25名干部职工、4713万元固定资产,下设33家门店、1处综合超市、1家镇级配送中心及10家村级服务社的基层强社,2024年完成销售额1.04亿元,实现了综合利润100万元。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正是宋淑辉团队探索的“3C”运行模式在发挥效能。

 

“3C”模式即“门店租赁保饭碗,联合合作得地位,自营业务求发展”,三者相互支撑,构成了供销社稳健发展的骨架。门店租赁是 “稳底盘”的关键。33家沿街门店每年可带来100余万元的租赁费,这些资金主要用于门店设施维护、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行政人员工资及日常办公开支,更重要的是承担起了近几十名在册老职工的社保及基本生活费。“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让所有在册职工权益得到了保障,为企业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干事创业环境。

联合合作则让供销社真正地融入了乡村。通过创办邹平市长苑山药合作社,年销售山药10万斤,带动当地6个村近30户种植户发展产业;其领办的邹平市亿佳丰植保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200余万元购置了小型喷药飞机、打药机、翻耕机等机械设备,每年可为2万亩春小麦提供病虫害防治服务,在明集、韩店、焦桥等地建立的夏玉米“一防双减”服务示范区,覆盖面积达10万亩,成为了农民信赖的“田间管家”。这些合作,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需求,更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自营业务是“谋长远”的核心。2014年,在邹平市社的支持下,投资400万元对原供销商城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长山供销超市,服务周边甘埠、杨家等30多个村近6万人,年销售额1600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这些自营项目,让供销社从“中间人”变成了“参与者”,牢牢地守住了服务三农的阵地。

这些探索与邹平市供销社的整体优势一脉相承。在宋淑辉看来,供销社的品牌定位始终围绕着“为农、务农、姓农”,核心是成为连接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2022年疫情期间,这一定位得到了生动体现。当时,他带领着团队组建物资保障供应小组,依托邹平供销社健全的配送网络,发动30名代销员、通过40个微信群构建起配送网,实行线上接龙下单、无接触配送,日送生活物资2000余单,优先保障防控人员和弱势群体,用“保供应、稳物价、惠民生”的实际行动,擦亮了基层供销的责任底色。长山供销社也因此摘下了“全国供销系统基层示范社”的奖牌,它用“便民惠民”的实践,生动地诠释着基层供销社的时代价值。

向新而行的答卷:供销人的“三心”传承

在向新而行的路上,宋淑辉始终以“三心”为舵,在供销事业的航线上稳步前行。“用良心守初心,用责任护事业,用爱心暖民心”,这36年的坚守,早已融入他未来规划的每一个细节。他计划深化“三大创新,四个突破”经营思路,让“3C”运行模式更趋完善:门店租赁持续筑牢根基,保障老职工的权益,为发展夯实基础;联合合作进一步拓展,长苑山药合作社要扩大销路,亿佳丰植保农机服务合作社的飞防服务和 “一防双减”示范区要覆盖更多农田,让更多农户受益;自营业务则瞄准产业链延伸,长山供销超市将提升服务、扩大辐射范围,无人植保飞机项目也将提供更专业的支撑。借着山东省县域商贸流通强县和“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模式推广的东风,他正着力完善配送网络,让物资流通更精准高效,把优质服务送到更多村民的家门口。这份规划的底气,来自邹平供销系统的深厚积淀,长山供销社所走的每一步,都踩着“为农服务”的鼓点。

2023年9月,在全国供销系统县级社和基层社培训示范班(南昌)上,宋淑辉作为6位主讲嘉宾之一,以《聚焦主责主业,便民利民惠民》为题分享经验,获总社领导和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并获评优秀学员。这份认可,更坚定了他培养新人的想法。这几年发展的党员、输送的骨干,都是未来供销事业的火种,希望他们能接过供销社的接力棒,在田间地头、柜台货架前续写更多“为农服务”的故事。

作为“四代供销家庭”亲姊妹四人中有三人从事供销工作,深厚的供销情怀是他持续前行的动力。他认为“供销情怀”是精神传承,也是行动指引,从90年代邹平基层社的“抽本”经营,到二十一世纪初 “万村千乡示范工程”的推进,再到如今在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的发力,皆是如此。他常向职工传递这份理念,“供销社不是卖货的,是帮农民过日子的”,希望能让这种供销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从1952年建社时的蹒跚起步,到如今成为全国供销系统基层示范社,长山供销社的变迁是中国基层供销事业发展的缩影。而宋淑辉和无数像他一样的供销人,正用坚守与创新,让“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更丰富的内涵。36年时光,在他身上刻下了供销人的印记——务实、担当、温暖,这其中也蕴含着他对未来的期许:让长山供销社成为“全国基层示范社”的标杆,也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扎根基层,更让“供销情怀”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得以延续。

从青春到白头,他把最好的岁月都倾注在了供销事业中。有人问他坚守的动力何在,他的答案始终朴素如初——就像他在党的百年华诞时所说:“三十二年来,我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平平淡淡、润物细无声的日复一日。”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坚守,让供销社的招牌在时代浪潮中愈发鲜亮。从县城到乡村,从孙镇到长山,从柜台到田间,他以务实的行动诠释着初心,让这种特殊的供销情怀、供销精神、供销梦想在服务三农的路上薪火相传。未来,他仍将以更务实的态度、更扎实的工作,在供销这片沃土上继续深耕,努力争做一名合格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企业、无愧于群众的供销人,让一代代供销人接续奋斗的故事,在新时代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标签: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