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本心创业路,多元求变写人生
——访保定市暖邦郎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海波
在时代浪潮中,总有一些人用朴实的坚持与不屈的精神,在平凡的土地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曹海波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却又不凡的创业者。他从一名乡村青年起步,历经多年的摸爬滚打,先后涉足文具、手机维修、酒店、奶茶、餐饮等多个行业,最终在保定这片热土上扎根成长。
曹海波不仅是一位企业家,更是一位热心公益、坚守诚信的普通人。他拒绝回扣、设立“流浪者专用款”玻璃瓶,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温暖;他在实体店生存艰难的时代背景下,努力探索线上商城与多元经营的新路径;他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广保定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他的经历折射出中国中小微企业主的真实人生写照,也展现出新时代奋斗者的责任与担当!
创业起步,辗转谋生
曹海波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境并不宽裕。从小他便明白,想要改变命运,就得靠自己努力打拼。年轻时,他也曾随大流学过砌墙、修摩托车,但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这些行当虽然能糊口,却看不到什么发展前途。于是,他开始留意市场动向,寻找新的机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大哥大手机。那时候,这种通讯设备在普通人眼里还很新鲜,但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新兴市场。说干就干,他立马去学习手机维修技术,从零起步,边学边干。靠着一股子韧劲和踏实肯干的态度,他的手艺越来越熟练,生意也慢慢地有了起色。这段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为他后来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非典期间,曹海波和妻子在保定市区发展。起初,他在批发市场里的一个小柜台卖文具,规模虽小,但他始终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慢慢地,他积攒下了口碑,也积累了客户资源。为了扩大经营,他又租了门市部,把小摊位变成了正规店面。这一干就是近二十年时间,如今这家文具店已成为保定当地知名的办公用品供应商。他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暖邦郎”,主打复印纸、画纸、卡纸等产品,质量稳定,服务周到,赢得了客户的广泛信赖。
除了文具行业,曹海波还涉足多个领域。2017年,他投资建设了一家酒店,总投资超过四百万元,是当时他最大的一笔投入。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底疫情突然来袭,酒店刚营业一年就面临着严峻考验。面对困境,他没有退缩,而是在酒店大厅加开了奶茶店,尝试新的经营模式。最近,他又有了新动作:一方面,在单位一楼大厅引入专业设备,打造“白牙哥舞台”,推出“敢唱你就来”免费唱歌活动,让老百姓在生活、工作、婚姻等多重压力下,能通过唱歌舒缓内心疲惫;另一方面,他留意到保定驴肉火烧因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品尝后走红,计划开设驴肉火烧餐饮店,但驴肉产量供不应求,于是又腾出紧张的空间开设马肉馆——马肉火烧味道与驴肉相近,价格却仅为一半(驴肉火烧15元一个,马肉火烧7.5元一个),既满足游客对特色美食的需求,也为推进当地旅游经济添砖加柴。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曹海波还成立了“暖帮商城”,打造线上采购平台。随着政府、银行、部队等单位对网上采购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实体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顺势而为,搭建起了自有电商平台,既服务老客户,又吸引新客户,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尽管近年来经济大环境不佳,市场竞争激烈,曹海波的企业仍然在维持着基本运营,保障员工的就业。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不做虚假账目,不给采购员回扣。这样的做法,一度让年利润下降了10%,但也因此赢得了更多长期合作客户。他说:“钱挣得少没关系,但每一分钱都要挣得踏实、舒心。”
曹海波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朴素而坚定的信念:只要脚踏实地,不怕吃苦,总能找到出路。他的企业规模虽然不算庞大,但在多个行业中都扎下了根,始终保持着一定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守诚立信,善行润心
曹海波身上最鲜明的特点,是他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他不是一个喜欢说大话的人,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普通商人应有的担当与底线。
早在多年前,他就挂出了“保定市首家定点采购无回扣单位”的牌子,公开承诺不参与行业里普遍存在的灰色交易。这种做法在当时并不被看好,有人觉得他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甚至有人劝他别太较真,“大家都这样,你一个人清高也没用。”但曹海波没有动摇,他说:“钱挣得少没关系,但每一分钱都要挣得踏实、舒心。”为了这句话,他曾失去过不少客户,年利润也一度下降了10%。但他始终坚信,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信誉,而不是靠歪门邪道走捷径。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最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如今,已经有近三十家企事业单位与他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除了经营上的诚信,曹海波在生活中也很有爱心。他在店里放了一个装满硬币的玻璃瓶,瓶身上贴着“流浪者专用款”的字条。每当看到街边乞讨的人,他就随手往瓶子里投一块钱。“对我来说,多一块钱不多,少一块钱也不少,但如果对方真的有困难,这一块钱也许会有点作用。”这句朴实的话语,体现了一名普通商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他不是富商巨贾,却愿意在自己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为别人尽一份力。这份善意虽小,却温暖而真实。而“白牙哥舞台”的设立,正是他延续这份社会关怀的新尝试——用免费的娱乐设施为普通人提供情绪宣泄的出口,让“敢唱你就来”的口号成为缓解社会压力的一抹微光。
对于行业的变化,曹海波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深知,实体店这些年面临的不只是经济下行的问题,更多的是电商冲击带来的结构性调整。他经常走在街上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空置店铺转让,曾经需要缴纳高额转让费才能接手的门面,如今无人问津。“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实体行业都在萎缩。”他感慨地说。看着身边的同行一个个关门歇业,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呼吁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帮助小店主们渡过难关。
在创新方面,曹海波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创新往往来源于危机感和对未来的担忧。从修摩托车到修手机,再到后来开文具店、酒店、奶茶店,每一次转型都是因为他看到了某个行业的局限性,从而主动寻找出路。“创新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被逼出来的。”他说得很实在。正是这种不断求新求变的精神,让他一次次在困境中找到新的方向。
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很朴素。在他看来,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匠”,关键在于能不能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无论是文具配送的速度、售后响应的效率,还是对食品原材料的选择、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他都力求做到最好。他常说:“雷军说过,他投资首先看老板的人品,人品好了,产品也不会差。”因此,他在经营中始终坚持诚信原则,即使短期利益受损也在所不惜。
曹海波不是那种爱讲大道理的人,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信念,传递着温度。他不善言辞,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责任、担当与良知。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他的坚持显得尤为可贵。
脚踏实地,逐梦前行
面对未来,曹海波心里有一本账,清楚自己该往哪儿走。他不是一个喜欢空谈梦想的人,但对未来却有着清晰的打算。
眼下,他最看重的是稳住现有的客户群,把服务质量提上去。他说:“老客户是咱们的根,不能丢了。”同时,他也希望能拓展新客户,让“暖邦郎”品牌慢慢地打出名气。这是他自己创立的文具品牌,虽然起步不久,但他对产品品质要求很严,选的都是可靠的厂家,纸张、卡纸、画纸这些产品,都力求做到让人放心使用。他相信,只要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能在这片市场里站稳脚跟。
从长远来看,他盼着经济能早点回暖,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过些。他还计划将来能推出自己的饮料品牌,甚至考虑涉足保健品和保健酒领域。“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了,我也想在这方面做点事。”他说这话时语气平和,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但你能感受到那份踏实的用心。
让他没想到的是,如今这个时代,光靠实体店已经远远不够用。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他开始学着玩抖音,注册账号,拍视频,推广保定的文化和特色。他还自创了一句顺口溜:“不吃火烧,何以成妖?不到保定,何以成雄!”这句话朗朗上口,也成了他在网上宣传家乡的“金句”。他说:“保定是个有历史、有味道的地方,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它、了解它、愿意来这里走一走。”